提 供 商: | 上海亭衡衡器有限公司 | 资料大小: | |
图片类型: | 下载次数: | 0 次 | |
资料类型: | JPG | 浏览次数: | 52 次 |
相关产品: |
详细介绍: | 文件下载   |
电子吊秤的校准方法及注意事项 吊秤(又称悬吊秤、电子吊钩秤)的校准是确保其测量准确性的关键步骤,通常需结合标准砝码、专业设备及规范操作流程。以下是详细的校准方法及注意事项: 一、校准前准备 1、环境检查 确保校准环境无强电磁干扰(如大型电机、无线电设备)、无剧烈振动或气流。 温度、湿度需符合吊秤使用说明书要求(一般温度范围-10℃~40℃,湿度≤85%)。 2、设备准备 标准砝码:选择精度高于被校吊秤1~2个等级的标准砝码(如OIML M1级或F2级),砝码量程需覆盖吊秤的最大称量值。 辅助工具:吊钩、吊带、水平仪(确保吊秤悬挂水平)、清洁布(擦拭吊秤和砝码)。 记录工具:校准记录表、笔或电子设备。 3、吊秤状态检查 检查吊秤外观是否完好,无变形、裂纹或锈蚀。 确认传感器、显示屏、按键等部件功能正常。 预热吊秤:通电后预热30分钟(根据说明书要求),使内部电路稳定。 二、校准步骤 1、零点校准(空载校准) 操作:将吊秤悬挂于稳定支架上,确保无任何负载。 按键操作:按说明书指示进入校准模式(通常为“CAL"或“零点校准"键),等待显示“0.00"或“零点稳定"提示。 注意事项:若零点漂移超过允许范围(如±0.1%FS),需检查传感器或线路故障。 2、量程校准(加载校准) 分点校准法(推荐): 根据吊秤量程选择3~5个校准点(如20%、50%、80%、100%量程),逐步加载标准砝码。 示例:若吊秤量程为5t,校准点可选1t、2.5t、4t、5t。 操作: 悬挂吊秤,空载时归零。 缓慢加载砝码至第一个校准点(如1t),待示值稳定后记录读数。 按“确认"键保存数据,继续加载至下一校准点,重复操作。 完成所有点校准后,退出校准模式。 单点校准法(快速校准): 仅在最大量程点(如5t)加载砝码,适用于对精度要求不高的场景。 3、线性校准(可选) 若吊秤存在非线性误差(如中间量程偏差大),需进行线性修正: 在量程的10%、50%、90%处分别加载砝码。 记录实际值与显示值的偏差,通过校准软件或手动输入修正系数。 三、校准后验证 重复性测试: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加载同一砝码3次,记录示值偏差(应≤允许误差)。 偏载测试:将砝码放置于吊秤不同位置(如四角、中心),检查示值一致性。 误差计算: 允许误差公式(根据JJG 539-2016《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》): 最大允许误差(MPE) = ±(0.5e + 0.05%×最大称量),其中e为分度值。 例:5t吊秤,分度值e=2kg,则MPE=±(0.5×2 + 0.05%×5000)=±3.5kg。 四、常见问题处理 1、校准失败: 检查砝码是否超量程或接触不良。 确认吊秤电池电量充足(若为无线吊秤)。 重启吊秤并重新校准。 2、示值不稳定: 检查悬挂系统是否晃动,调整吊钩或吊带。 清洁传感器表面(如灰尘、油污可能导致信号干扰)。 3、误差超标: 更换标准砝码重新校准。 联系厂家检修传感器或电路板。 五、校准周期建议 频繁使用:每3个月校准一次。 一般使用:每6个月校准一次。 关键应用(如贸易结算、安全检测):每次使用前校准。 六、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时佩戴安全帽、手套,避免砝码坠落伤人。 确保吊秤悬挂点稳固,承载能力≥最大称量值。 禁止超量程使用,防止传感器损坏。 七、专业校准服务 若不具备校准条件,可联系当地计量院或第三方校准机构,提供以下服务: 使用更高等级标准设备(如0.01级标准砝码)。 出具法定校准证书(符合ISO/IEC 17025标准)。 提供吊秤维修、传感器更换等增值服务。 通过规范校准,可确保吊秤长期稳定运行,避免因测量误差导致的经济损失或安全事故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