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文章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技术文章
新砝码的检测方法及标准
更新时间:2025-11-17   点击次数:115次

检测一个新砝码是否标准,需要一套系统的方法。根据不同的精度要求和应用场景,方法从简单到专业可以分为以下几类:

核心原理:

检测的核心理念是 “比对" 。将一个已知准确质量的标准砝码(其等级高于待测砝码)与待测新砝码在同等条件下进行质量比较。 

方法一:专业方法(适用于实验室、质检机构)

所需设备:

1、高精度电子天平:其分辨率和重复性必须远高于待测砝码的允许误差。

2、标准砝码:必须经过计量机构检定/校准,并拥有有效的证书,其质量已知且不确定度小于待测砝码允差的1/3

3、镊子/手套:防止手汗和污渍影响砝码质量。

4、温湿度计、气压计:用于环境监测(必要时进行空气浮力修正)。

操作步骤(以ABA循环称量法为例):

1、准备工作:

·将天平和砝码在恒温恒湿的实验室内静置至少24小时,使其与环境温度一致。

·佩戴手套,用专用镊子取放砝码。

·开启天平,进行充分的预热和校准。

2、执行称量循环:

·一次称量 (A1):将标准砝码放在天平秤盘上,稳定后记录读数 m_std

·二次称量 (B):取下标准砝码,放上待测新砝码,稳定后记录读数 m_unk

·三次称量 (A2):取下待测砝码,再次放上标准砝码,稳定后记录读数 m_std2

3、数据处理:

·计算标准砝码两次读数的平均值:m_std_avg = (m_std + m_std2) / 2

·计算天平的漂移量,这可以评估天平的稳定性。

·待测砝码的质量 m_corrected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初步计算:

m_corrected = m_unk + (m_std_avg - m_unk) * (一个系数)

·空气浮力修正:对于高精度检测,必须考虑空气浮力的影响。根据公式 F = ρ * V * g,需要知道砝码的体积(密度)和当时空气的密度,进行精确计算。这是专业检测中最关键也最复杂的步骤之一。

4、结果判定:

·将计算出的待测砝码实际质量与其标称值进行比较。

·查看其误差是否在国家标准(如JJG 99-2022《砝码检定规程》)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 之内。

·如果在允差范围内,则砝码合格;否则为不合格。 

方法二:简易比对法(适用于工厂、学校等非精密场合)

如果对精度要求不高,可以进行简易比对。

所需设备:

1、一台稳定性较好的电子天平或机械天平。

2、一个你认为可靠的、已知质量的参考砝码(可以是另一个合格的砝码)。

操作步骤:

1、预热和校准天平。

2、将参考砝码放在天平上,记录读数。

3、取下参考砝码,放上待测新砝码,记录读数。

4、比较两次读数。

·如果两次读数非常接近(差值在你可接受的范围内,例如小于砝码标称值的0.1%或更松),则可以认为新砝码基本合格。

·如果差值明显,则新砝码很可能不准。

局限性:

·此方法未考虑天平的线性和漂移。

·没有进行空气浮力修正,结果仅供参考。

 

方法三:外观和物理检查

无论采用哪种方法,首先都应进行外观检查。

1、材质与结构:检查砝码是否有破损、锈蚀、凹痕、毛刺。调整腔的密封塞是否完好(对于可调整砝码)。

2、标识:检查砝码上标注的标称值、材质、生产厂家等信息是否清晰、准确。

3、磁性:对于高精度砝码,需要使用磁化率计检查其磁性是否符合要求。磁性过强会影响在电子天平上的称量结果。

4、密度:通过测量体积和质量,计算其密度,看是否符合该等级砝码的要求(例如,无磁不锈钢砝码密度约为8000 kg/m³)。

总结与建议

方法

精度

成本

适用场景

专业方法

较高

计量院所、第三方检测机构、实验室

简易比对法

中等/

工厂内部质量控制、学校教学、日常验收

外观检查

定性

任何情况下的初步筛查

给您的建议:

对于普通用户:如果您只是想知道一个新买的砝码是否“大概齐"准确,可以采用简易比对法并结合严格的外观检查。

对于有严格质量要求的用户:如果您的工作依赖于精确的质量,例如实验室分析、产品定量包装等,必须将新砝码送至有资质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正式的检定或校准。他们会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证书,明确给出砝码的实际质量值、不确定度以及是否合格的结论。这是可靠、规范的做法。